来源: 成都衡新高考补习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2-19
名校观察 3天前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感情。
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谁是最美的人?是你是我是他?
其实,就在身边,天天遇见!平凡,也是一种灿烂!
我们在成都衡新一天天成长。在这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故事是刻骨铭心的!
今天,讲述故事的主人公是成都衡新一位生物正高级教师——王仕昭。
之前,王仕昭老师给我留下只是笑容可掬、宽以待人的“和蔼”印象。
然而,这样一件事让我对王老师的印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这是一个炎炎夏日的下午,我们来到成都衡新高考补习中心已经有些时日了,为了宣传学校和提高青年教师的表达能力,学校要求王仕昭老师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宣讲培训,重点是介绍我们成都衡新的办学特色。
每天的培训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有一天,王老师安排了一个模拟展示活动,轮到了J老师上台模拟宣讲,也许是J老师准备不够充分,也许是上台后过于紧张,他的宣讲一开始就出现了卡顿、语塞及手足无措等状况。正当J老师想继续往下讲时,被王老师打断了。王老师很认真地字斟句酌地指出了演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她要求我督促J老师写演讲稿和背演讲稿。当时,我们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意,认为王老师就只是说说而已。第二天的宣讲展示继续举行,然而J老师仍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王老师面色凝重,毫不留情地批评了J老师,责备J老师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矫正训练。同时,她也批评了我,认为我没有尽到监督责任。对他人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然后,她非常严肃地将改进要求重申了一遍。她强调,如果第三次展示达不到要求,她将亲自陪着J老师在办公室反复训练,直到达标为准。我们终于意识到王老师做事是认真的,她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她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关切的,也是诚恳的,更是严格的。后来,在王老师的亲自督促指导下,J老师的进步很大,越讲越精彩。
经历了这件事,我更深刻地感悟到王老师的可贵品质:教学严谨,认真对待任何问题,并把工作做到极致。正是因为她的这份严谨和认真的态度,J老师才克服了自己的不足并很好地完成了宣讲培训;正是因为她的这份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我校学生的生物成绩才有那么大的提升幅度;正是因为她的这份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我们理综组才有现在这么规范的组卷和考试。
当然,在我们衡新,这样的老师在还有很多。我们青年教师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诸多优秀品质,更学习到了怎样做事,如何教学,如何对待学生等。
在成都衡新,我们一天天快乐地成长,是因为有一批像王仕昭这样的优秀教师!
我们成都衡新的教师结构有些奇特,一半是纵横课堂几十年的教坛高手,一半是初出茅庐的职场萌新。这样的团队却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使衡新充满了青春与活力。
第一次吸引我的是冯勋老师办公桌上两个童趣的书立和一个卡通文具盒,当时我在想,这个老师一定很有童心;第二个印象是他为什么总在办公室备课?早上来办公室见到的第一个人一定是他,周末甚至也在!让我更惊讶的是,他不睡午觉也能保持一天的活力,这种精神力和年轻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招生期间的一件事,让我对冯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初期,招生效果不理想让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迷,最初的热情也逐渐消退了。一次例会上,冯老师见大家情绪不是很高涨,便向我们讲述了他曾工作学校的筹建经历,有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即使只有一个学生,我们也要办下去!一是对选择我们的家长学生负责;二是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成功。当他说 “即使没有报酬,我冯勋也要把他们教好”时,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如果把这句话单拎出来,我会以为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小伙子说的话,毕竟这多少有些理想主义色彩。可是它出自一位老教师之口,不是一时兴起的鸡汤口号,而是一句郑重的承诺!听到这里,我相信大部分年轻老师和我一样,内心的担忧和焦虑都减少了不少。王校长鼓励我们:创业艰难,同舟共济,学校一定未来可期。这次例会后,那种低迷的气氛烟消云散,大家又全身心的投入到风风火火的招生工作中去了。
从开学到现在,我与冯老师一直在同一间办公室。每次看见他精心备课的身影,我总会想到两个字:青春!他总说未来是我们年轻人的,可是身为年轻人的我,却在他身上领悟到青春真正的含义。正如塞缪尔所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在衡新这样的“青春之人”有很多,冯勋老师只是其中之一,他们用他们的青春之力感染着我们,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陪伴他们实现名校梦!
哇!“坚果儿”居然在生物课堂上讲题!而且讲得那么清楚,我们文科老师都听得懂耶!W老师你采用了什么方法呀?他在我的课堂上全是睡觉哦!其实“坚果儿”在生物课上也是半睡半醒,他清醒时告诉我,W老师,我在原来学校的生物课都是全程睡觉。我现在有一半是醒的,应该有进步了哦?是的啊,一个学生只能与他的昨天相比,不能与其他孩子相比。
怎样才能唤醒他主动参与学习?这就成了我们生物组亟待研讨的小课题。为了不让他上课睡觉,我叫他站起来听课,站在篮球上听课……似乎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我们尝试分学习小组,有那么几个孩子,所有小组都不太愿意选择他们,我就把这几个同学集中在一个组,就叫“坚果儿”来做组长。他跳起八丈高:“不行!不行!不行!你看其他组都是那么优秀的,你叫他们中的任意一个来当组长嘛......”他请求了三次,第一次,我说好,你去请,只要其他组任意一个愿意来当你们的组长,我就同意;第二次,我说好,你去请求他们任意一个组长,只要他们肯收留你,我就同意;第三次,我说好,你去给你们组其他几个成员商量,只要他们任意一个同意做组长,我就同意。三次之后,他说那我就试试吧。
组长要起带头作用,当小组有任务时,组长优先承担任务。他们组分到一个选择题的评讲任务,首当其冲落在他头上。不会做不会讲怎么办?问呀,问同学,问老师啊,直到自己搞懂而且会讲为止。
他会做之后再到我办公室来讲给我听,直到讲的流畅熟练为止。所以出现了前面老师惊叹的一幕。
有老师说,你这不是在表演做秀吗?
我说,是的,我就是要让学生们表演,而且表演要成功!表演要熟练!下功夫在课外,而课堂就是展示,展示学习成果、展示问题探讨、展示问题解决。
有老师说,你这样让学生讲太慢了吧?我们的学科不敢让学生讲!
我说,是的是的,学生肯定比老师讲得慢,也没有老师讲得好。但是,那是学生在讲啊,许多学生能做题不一定讲得出来,只有讲得出来把别人讲懂或把别人教会,那才能算真懂。
有老师说,当学生有适当的学习任务时,他还睡得着吗?
有一天,“坚果儿”,到我办公室来,我说,“坚果儿”,你都不知道你认真学习、专注学习的样子有多帅!整个人特有精气神、昂扬向上、积极阳光!“坚果儿”两眼发光、心里乐开了花,并激动地对我说,W老师,我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一夜之间懂事了,突然看清了我与优秀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我现在在拼命地学习,你看,我的选修一都抄完了,你任意抽查我几个问题吧。再给我一套《创新》或《步步高》,我再填写一遍!
从此,“坚果儿”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坚果儿”的绵阳一诊比去年的高考成绩提高了108分,生物学科达到了A优!
好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有人说要知识渊博,有人说要责任心强,有人说要教学技术高超......答案不一而论,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好老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便是“爱”。好的老师是从心出发,真正将学生放入心里,助力学生成长的老师。郑老师便是这样一位老师。
记得刚开学时,某天中午,我和郑老师一起准备出去吃饭。突然,还在办公室拿东西的我听到急促的呼喊声:“何,何,你快过来,4楼好像有人打架了,会不会有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不会被其他学校的学生给欺负了吧!”听到郑老师的喊声,我走出办公室,准备和她一起去楼上看看。见到我出来以后,郑老师急切地冲上楼梯,平时走楼梯比我更慢的她,这次上楼的速度却超乎寻常的快。刚跑到楼梯的一半,恰逢遇到了下楼的王校长与何校助,王校长看着郑老师问道:“干嘛去?吃饭了没?去吃饭呀!”郑老师急切地说道:“我听到上面好像有人在吵架,去看下是不是我们的学生和别人起了冲突。”王校答到:“上面没有呀。”听到回答后,郑老师才收回了望向楼上那似乎能够穿透楼板的目光,逐渐恢复了平静。虽然这或许只是学生大声喧哗引起的一个小小误会,但郑老师当时焦急的面孔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如果不是真正地爱学生,将学生放入心底,将学校放在心上,她又怎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急切的担忧呢?
在此后的日子中,郑老师也一直坚持着自己“亦师亦友”的身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她是买上两杯奶茶,在伴书山上、东湖路旁耐心倾听学生诉说心事的郑老师;她是校外诊所中,暖心陪伴学生就医的郑老师;她是平安夜里,给学生送上苹果,细心缓解学生压力的郑老师;她就是学生们口中的“郑姐”。
在衡新,“郑老师”并不只是一个个体,成都衡新的所有老师都是真正将学生放入心里,助力学生成长的好老师。是班主任们每天伴着晨曦夜光的守护;是王老师想方设法的教导换来的“坚果儿”的觉醒;是冯老师内含柔情的陪伴让学生不自主唤出的声声“冯爸”;是早中晚教师办公室中每个不知疲倦伏案疾书的身影......
本文作者依次为:李坤 苟双双 王仕昭 何琴
来源: 成都衡新高考补习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2-19
名校观察 3天前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感情。
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谁是最美的人?是你是我是他?
其实,就在身边,天天遇见!平凡,也是一种灿烂!
我们在成都衡新一天天成长。在这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故事是刻骨铭心的!
今天,讲述故事的主人公是成都衡新一位生物正高级教师——王仕昭。
之前,王仕昭老师给我留下只是笑容可掬、宽以待人的“和蔼”印象。
然而,这样一件事让我对王老师的印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这是一个炎炎夏日的下午,我们来到成都衡新高考补习中心已经有些时日了,为了宣传学校和提高青年教师的表达能力,学校要求王仕昭老师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宣讲培训,重点是介绍我们成都衡新的办学特色。
每天的培训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有一天,王老师安排了一个模拟展示活动,轮到了J老师上台模拟宣讲,也许是J老师准备不够充分,也许是上台后过于紧张,他的宣讲一开始就出现了卡顿、语塞及手足无措等状况。正当J老师想继续往下讲时,被王老师打断了。王老师很认真地字斟句酌地指出了演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她要求我督促J老师写演讲稿和背演讲稿。当时,我们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意,认为王老师就只是说说而已。第二天的宣讲展示继续举行,然而J老师仍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王老师面色凝重,毫不留情地批评了J老师,责备J老师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矫正训练。同时,她也批评了我,认为我没有尽到监督责任。对他人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然后,她非常严肃地将改进要求重申了一遍。她强调,如果第三次展示达不到要求,她将亲自陪着J老师在办公室反复训练,直到达标为准。我们终于意识到王老师做事是认真的,她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她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关切的,也是诚恳的,更是严格的。后来,在王老师的亲自督促指导下,J老师的进步很大,越讲越精彩。
经历了这件事,我更深刻地感悟到王老师的可贵品质:教学严谨,认真对待任何问题,并把工作做到极致。正是因为她的这份严谨和认真的态度,J老师才克服了自己的不足并很好地完成了宣讲培训;正是因为她的这份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我校学生的生物成绩才有那么大的提升幅度;正是因为她的这份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我们理综组才有现在这么规范的组卷和考试。
当然,在我们衡新,这样的老师在还有很多。我们青年教师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诸多优秀品质,更学习到了怎样做事,如何教学,如何对待学生等。
在成都衡新,我们一天天快乐地成长,是因为有一批像王仕昭这样的优秀教师!
我们成都衡新的教师结构有些奇特,一半是纵横课堂几十年的教坛高手,一半是初出茅庐的职场萌新。这样的团队却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使衡新充满了青春与活力。
第一次吸引我的是冯勋老师办公桌上两个童趣的书立和一个卡通文具盒,当时我在想,这个老师一定很有童心;第二个印象是他为什么总在办公室备课?早上来办公室见到的第一个人一定是他,周末甚至也在!让我更惊讶的是,他不睡午觉也能保持一天的活力,这种精神力和年轻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招生期间的一件事,让我对冯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初期,招生效果不理想让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迷,最初的热情也逐渐消退了。一次例会上,冯老师见大家情绪不是很高涨,便向我们讲述了他曾工作学校的筹建经历,有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即使只有一个学生,我们也要办下去!一是对选择我们的家长学生负责;二是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成功。当他说 “即使没有报酬,我冯勋也要把他们教好”时,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如果把这句话单拎出来,我会以为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小伙子说的话,毕竟这多少有些理想主义色彩。可是它出自一位老教师之口,不是一时兴起的鸡汤口号,而是一句郑重的承诺!听到这里,我相信大部分年轻老师和我一样,内心的担忧和焦虑都减少了不少。王校长鼓励我们:创业艰难,同舟共济,学校一定未来可期。这次例会后,那种低迷的气氛烟消云散,大家又全身心的投入到风风火火的招生工作中去了。
从开学到现在,我与冯老师一直在同一间办公室。每次看见他精心备课的身影,我总会想到两个字:青春!他总说未来是我们年轻人的,可是身为年轻人的我,却在他身上领悟到青春真正的含义。正如塞缪尔所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在衡新这样的“青春之人”有很多,冯勋老师只是其中之一,他们用他们的青春之力感染着我们,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陪伴他们实现名校梦!
哇!“坚果儿”居然在生物课堂上讲题!而且讲得那么清楚,我们文科老师都听得懂耶!W老师你采用了什么方法呀?他在我的课堂上全是睡觉哦!其实“坚果儿”在生物课上也是半睡半醒,他清醒时告诉我,W老师,我在原来学校的生物课都是全程睡觉。我现在有一半是醒的,应该有进步了哦?是的啊,一个学生只能与他的昨天相比,不能与其他孩子相比。
怎样才能唤醒他主动参与学习?这就成了我们生物组亟待研讨的小课题。为了不让他上课睡觉,我叫他站起来听课,站在篮球上听课……似乎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我们尝试分学习小组,有那么几个孩子,所有小组都不太愿意选择他们,我就把这几个同学集中在一个组,就叫“坚果儿”来做组长。他跳起八丈高:“不行!不行!不行!你看其他组都是那么优秀的,你叫他们中的任意一个来当组长嘛......”他请求了三次,第一次,我说好,你去请,只要其他组任意一个愿意来当你们的组长,我就同意;第二次,我说好,你去请求他们任意一个组长,只要他们肯收留你,我就同意;第三次,我说好,你去给你们组其他几个成员商量,只要他们任意一个同意做组长,我就同意。三次之后,他说那我就试试吧。
组长要起带头作用,当小组有任务时,组长优先承担任务。他们组分到一个选择题的评讲任务,首当其冲落在他头上。不会做不会讲怎么办?问呀,问同学,问老师啊,直到自己搞懂而且会讲为止。
他会做之后再到我办公室来讲给我听,直到讲的流畅熟练为止。所以出现了前面老师惊叹的一幕。
有老师说,你这不是在表演做秀吗?
我说,是的,我就是要让学生们表演,而且表演要成功!表演要熟练!下功夫在课外,而课堂就是展示,展示学习成果、展示问题探讨、展示问题解决。
有老师说,你这样让学生讲太慢了吧?我们的学科不敢让学生讲!
我说,是的是的,学生肯定比老师讲得慢,也没有老师讲得好。但是,那是学生在讲啊,许多学生能做题不一定讲得出来,只有讲得出来把别人讲懂或把别人教会,那才能算真懂。
有老师说,当学生有适当的学习任务时,他还睡得着吗?
有一天,“坚果儿”,到我办公室来,我说,“坚果儿”,你都不知道你认真学习、专注学习的样子有多帅!整个人特有精气神、昂扬向上、积极阳光!“坚果儿”两眼发光、心里乐开了花,并激动地对我说,W老师,我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一夜之间懂事了,突然看清了我与优秀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我现在在拼命地学习,你看,我的选修一都抄完了,你任意抽查我几个问题吧。再给我一套《创新》或《步步高》,我再填写一遍!
从此,“坚果儿”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坚果儿”的绵阳一诊比去年的高考成绩提高了108分,生物学科达到了A优!
好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有人说要知识渊博,有人说要责任心强,有人说要教学技术高超......答案不一而论,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好老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便是“爱”。好的老师是从心出发,真正将学生放入心里,助力学生成长的老师。郑老师便是这样一位老师。
记得刚开学时,某天中午,我和郑老师一起准备出去吃饭。突然,还在办公室拿东西的我听到急促的呼喊声:“何,何,你快过来,4楼好像有人打架了,会不会有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不会被其他学校的学生给欺负了吧!”听到郑老师的喊声,我走出办公室,准备和她一起去楼上看看。见到我出来以后,郑老师急切地冲上楼梯,平时走楼梯比我更慢的她,这次上楼的速度却超乎寻常的快。刚跑到楼梯的一半,恰逢遇到了下楼的王校长与何校助,王校长看着郑老师问道:“干嘛去?吃饭了没?去吃饭呀!”郑老师急切地说道:“我听到上面好像有人在吵架,去看下是不是我们的学生和别人起了冲突。”王校答到:“上面没有呀。”听到回答后,郑老师才收回了望向楼上那似乎能够穿透楼板的目光,逐渐恢复了平静。虽然这或许只是学生大声喧哗引起的一个小小误会,但郑老师当时焦急的面孔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如果不是真正地爱学生,将学生放入心底,将学校放在心上,她又怎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急切的担忧呢?
在此后的日子中,郑老师也一直坚持着自己“亦师亦友”的身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她是买上两杯奶茶,在伴书山上、东湖路旁耐心倾听学生诉说心事的郑老师;她是校外诊所中,暖心陪伴学生就医的郑老师;她是平安夜里,给学生送上苹果,细心缓解学生压力的郑老师;她就是学生们口中的“郑姐”。
在衡新,“郑老师”并不只是一个个体,成都衡新的所有老师都是真正将学生放入心里,助力学生成长的好老师。是班主任们每天伴着晨曦夜光的守护;是王老师想方设法的教导换来的“坚果儿”的觉醒;是冯老师内含柔情的陪伴让学生不自主唤出的声声“冯爸”;是早中晚教师办公室中每个不知疲倦伏案疾书的身影......
本文作者依次为:李坤 苟双双 王仕昭 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