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有人说要知识渊博,有人说要责任心强,有人说要教学技术高超......答案不一而论,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好老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便是“爱”。好的老师是从心出发,真正将学生放入心里,助力学生的成长。郑老师便是这样一位老师。
记得刚开学时,某天中午,我和郑老师一起准备出去吃饭。突然,还在办公室拿东西的我听到急促的呼喊声:“何,何,你快过来,4楼好像有人打架了,会不会有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不会被其他学校的学生给欺负了吧!”听到郑老师的喊声,我走出办公室,准备和她一起去楼上看看。见到我出来以后,郑老师急切地冲上楼梯,平时走楼梯比我更慢的她,这次上楼的速度却超乎寻常的快。刚跑到楼梯的一半,恰逢遇到了下楼的王校长与何校助,王校长看着郑老师问道:“干嘛去?吃饭了没?去吃饭呀!”郑老师急切地说道:“我听到上面好像有人在吵架,去看下是不是我们的学生和别人起了冲突。”王校答到:“上面没有呀。”听到回答后,郑老师才收回了望向楼上那似乎能够穿透楼板的目光,逐渐恢复了平静。虽然这或许只是学生大声喧哗引起的一个小小误会,但郑老师当时焦急的面孔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如果不是真正地爱学生,将学生放入心底,将学校放在心上,她又怎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急切的担忧呢?
在此后的日子中,郑老师也一直坚持着自己“亦师亦友”的身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她是买上两杯奶茶,在伴书山上、东湖路旁耐心倾听学生诉说心事的郑老师;她是校外诊所中,暖心陪伴学生就医的郑老师;她是平安夜里,给学生送上苹果,细心缓解学生压力的郑老师;她就是学生们口中的“郑姐”。
在衡新,“郑老师”并不只是一个个体,成都衡新的所有老师都是真正将学生放入心里,助力学生成长的好老师。是班主任们每天伴着晨曦夜光的守护;是王老师想方设法的教导换来的“坚果儿”的觉醒;是冯老师内含柔情的陪伴让学生不自主唤出的声声“冯爸”;是早中晚教师办公室中每个不知疲倦伏案疾书的身影......